第一章 西藏出现,600-700
第四节 大唐朝堂
唐的皇帝,太宗[1],和西藏的赞普其实很相似。太宗是历史上伟大的帝国创立者之一,也是中国最能干的领导者之一。他诞生在一个受到尊重的骑射家族,他的母族拥有突厥血统,因此他对于中国西部半游牧的民族有着天然的亲近。太宗和他的父亲推翻了隋的统治,在前朝的废墟上建立了自己的朝代,名之曰唐。几个世纪以来,中国被短命的帝国和王朝折腾地四分五裂,其中的大多数都是由草原涌入的游牧部族建立的。许多人怀念着汉王朝,它的领土东至朝鲜(Korea)[2],西至疏勒(Kashgar,喀什)[3]。然而汉在四百多年前就已经分崩离析了[4]。能与汉媲美的唯有太宗在位的唐,因此中国历史常将太宗认定为伟大的英雄之一。
因为相对较低的出身,太宗很务实,而且——对于一个皇帝而言——谦卑。他并没有把时间花在占卜(divinations)和丹药(magical potions……)上——这两件事物曾经让许多他的前辈沉迷堕落;他很乐意倾听有经验的官员的建议。如同吐蕃的松赞,他的帝国建设要归功于团队。尽管如此,他还是在朝堂之上留下了伟岸的形象:高大,不怒自威,有点容易黑脸。他让人印象深刻的身高和骇人的脾气使他能够轻易匹敌唐的敌人——毕竟他们大多数是刚强粗暴的尚武之人,比如突厥人(Turks)和藏人(Tibetans)。
松赞干布认为击败中国那数目可观的大军已经清晰地表达了他的诉求。其后,他撤回了军队,再次派出禄东赞(噶尔东赞,噶尔部族,Gar)去觐见中国皇帝。[5] 这位首相携带着宝物作为贡品,于公元641年到达长安。[6]对于任何一个藏人来说,长安都是让人激动又令人胆怯的。这座拥有接近两百万居民的城市有着数不清的外国人路过或者停歇,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突厥的王室幼子、倭国的朝圣者、犹太的商人们在市场里摩肩接踵——尤其是鱼龙混杂的西市,在这里你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东西。城中雄伟的佛寺时常有庆祝活动,它们将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径直带到了唐帝国的腹地。
在唐的朝堂之上,对外国人的不信任混杂着对异域情调的着迷。他们尤其喜爱突厥风情,这导致了许多长安奇特的现象,比如中国妇女穿着突厥骑装在大街上呼啸而过。太宗的太子,对突厥的喜爱甚至狂热到了屈从的程度:他在宫殿里搭建起营地或者帐篷并住在里面,坚持说突厥话,并且以突厥人的方式用自己的刀割着羊排。与此同时,太宗自己的准则也开始松动了。他曾经公开谴责过前朝的奢靡放纵,可到了640年,他自己也滑稽地模仿起了前朝的昏君。一个庞大昂贵的供电建筑群开始修建,但却被一句话拆毁,仅仅是因为太宗认为选址不佳。有的官员开始抱怨太宗沉迷于骑射——这是中国皇帝传统的消遣方式,在此之后,他们就很少再出现在朝堂上了。
长安和藏区那些岩石峭壁上的城堡实在太不一样了。辉煌到令人害怕的宫廷表演欢迎着外国使者和蕃客们——让他们感到敬畏。使者们被分别安排在四座城门旁边的客馆[7]内,他们所有的活动都被监视着;显然,老板们都是效命于皇家的间谍。皇帝按照自己心中的重要程度给使者们排序:上一次,就是因为藏人使者无礼的举止,吐谷浑击败了吐蕃。
当使者要面见皇帝时,会有一个精心策划的典礼,彰显唐的优越,给来客以震慑。当使者进入宏伟的宫殿时,他会经过五个身着绛衣的武装师,如同戏剧中的角色,访客需要大声诵读,表明自己作为属国携宝来觐的诚意。皇帝什么都不需要讲,礼部的官员熟练地操纵着整个流程。
尽管太宗并没有什么时间来参加这样的仪式,他还是私下里问了禄东赞几个问题,后者清晰的回答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副绘画[8]描摹了这次见面中的禄东赞:苗条的中年男性,细长的鼻子,浅色的胡须,黑色的头带,身着红金二色相间的波斯长袍。禄东赞赢得了皇帝的赏识,太宗甚至想把另一位公主嫁给他。他委婉地拒绝了皇帝的命令:「臣本國有婦,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贊普未謁公主,陪臣安敢輒娶。」这番话再次给太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皇帝的命令显然是不能被拒绝的[9]——于是禄东赞带回了两位中国新娘。
如果中国的史官对禄东赞评价很高的话[10],吐蕃的吟游诗人则对他的伟绩增添了多彩的描绘。他们的故事往往不如历史书上那样严谨,但这些有点野史娱乐性质的传说至少能显示禄东赞的足智多谋给藏人留下了如何深刻的印象。在这些故事里,禄东赞为了帮助松赞干布赢得唐的公主,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难题来击败许多其他的求婚使团。在其中一个测试中,每个使团得到了一百坛酒,皇帝承诺,如果哪位能够在第二天中午之前喝完这些酒,既不洒出一滴,且不酒醉,那么就把公主许配给他。其他的使团都迫不及待大口喝酒,结果醉地呕吐,酒也洒地到处都是。禄东赞则给团队里的每个人一个小杯子,这样每次只会饮下一小部分。幸亏有这样细致的度量,他们没有洒出一滴酒,也相对清醒。[11]
最后一道难题,是从一百位一字排开的仕女之中,将公主找出来。禄东赞和在客馆招待他们的中国侍女本就相处愉快;现在他更是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她一起吃饭、喝酒、最终一起睡觉。在其中一个私密的时刻,禄东赞请她形容一下公主的样貌,然而她拒绝了,担心公主会利用占卜之术发现出卖她的人。禄东赞的反应别出心裁,甚至有点古怪:他锁上了房间的门,把一口大锅放在地板上,里面盛满水和珍鸟的羽毛。他把一个红色的盾放在锅上当盖子,然后请这位侍女坐在这口锅上。她的头上放了一个陶罐,里面插着一根铜管。“通过这根铜管告诉我,”禄东赞说,”如果有谁通过占卜发现了,他们也不会相信的。所以,好好说。”于是这位侍女详细地告诉了她公主的体貌和装扮。第二天,禄东赞成功地为松赞干布赢得了这位公主。[12]
公主被护送到了吐蕃。[13] 这次和亲带来了唐与吐蕃将近二十年的和平,这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吐蕃贵族子弟在长安游历学习诗书 [14],而精于纸墨的中国工匠则被派往吐蕃,他们在那里展示了新的技术,比如养蚕和磨石。中国的史官表示,公主到达吐蕃后致力于教化藏人,说服他们脱下油毡和皮毛,改穿中国的丝绸,并且禁止在脸上涂抹红色颜料的习俗 [15]。 然而西藏的史学家则认为,公主最大的贡献是带来了佛教。她为藏区第一次带来了一尊释迦佛像,它被放置在小昭寺(Ramoche),其后又迁移到另一座佛寺,大昭寺(Jokhang)[16],一直到今天。
在逻些(拉萨)的的另外一个地方有一尊松赞干布的雕像,一侧是中国的公主,另一侧则是(或许是传奇般的)尼泊尔公主 [17]。在后世的藏人看来,是这些公主,这些公主带来的佛像,以及她们赞普建立佛寺的支持鼓励,奠定了松赞干布的统治。然而在那个时候,无论是松赞干布还是他的侍臣都没有觉察到这些。松赞干布有许多赞蒙(即妃子)[18],其中的藏人妻子芒妃墀江给他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共日共赞。那时的佛教不过是吐蕃的一项文化输入罢了。
注
[1] 太宗文皇帝李世民,AD 626-AD 649在位。
[2] 漢書武帝紀:
元封……二年……朝鮮王攻殺遼東都尉,乃募天下死罪擊朝鮮。……三年……夏,朝鮮斬其王右渠降,以其地為樂浪、臨屯、玄菟、真番郡。
元封二年至三年(109 BC-108 BC)武帝灭卫满朝鲜(위만조선, Wiman Joseon)设立汉四郡(한사군):
-
乐浪郡:Lelang Commandery, 낙랑군,治所朝鲜县(조선현),今朝鲜平壤大同江南岸
-
玄菟郡:Xuantu,현도군,历史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设立时治所玄菟城(又夫租县),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市;其后迁往高句丽县(고구려현),今中国吉林省集安市通沟乡
-
真番郡:Zhenfan,진번군,有在北/倡北(乐浪之北)、在南/倡南(乐浪之南,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京畿道)等多种说法。有趣的说法来自对治所霅县(잡현)的音源解读:由说文“霅音素洽反”,俗字为“霎”,与首尔(서울,Seo-ul)的“서”音似;待考。现在“霅”(唐韻丈甲切)常见于对浙江湖州的别称“霅上”,因有“霅川”;南宋有“霅川之变”。说起来“서울”的来源和汉译又是一个坑……徐伐、斯罗(新罗)、西蔚(울,yu,蔚山—울산— Ul-san)……
-
临屯郡:Lintun,임둔군,治所东暆(yi)县(동이현),今韩国江原道江陵市(另说朝鲜江原道元山市,折衷说法是后者为编入乐浪郡后的郡治)。江原道在朝韩边境,经常分不清楚……
(下三图:四郡八道。然而下面的四郡的中韩文地图看着……)
[3] Kashgar, “玉”。太宗身后AD 675,唐设立疏勒都督府,隶属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Four Garrisons of Anxi)其余三镇为龟兹(Kucha,库车)、毗沙(Khotan, or Hotan,于阗,今和田)和焉耆(Karasahr,Yen-Ch’i)。
安西都護所統四鎮
龜茲都護府本龜茲國。其王姓白,理白山之南。去瓜州三千里,勝兵數千。貞觀二十二年,阿史那社{人小}破之,虜龜茲王而還,乃於其地置都督府,領蕃州之九。至顯慶三年,破賀魯,仍自西州移安西府置於龜茲國城
毗沙都督府本于闐國。在蔥嶺北二百里,勝兵數千。俗多機巧。其王伏闍信,貞觀二十二年入朝。上元二年正月,置毗沙都督府,初管蕃州五。上元元年,分為十。在安西都護府西南二千里
疏勒都督府本疏勒國。在白山之南,勝兵二千。去瓜州四千六百里。貞觀九年,遣使朝貢,自是不絕。上元中,置疏勒都督府,在安西都護府西南二千里
焉耆都督府本焉耆國。其王姓龍,名突騎支,常役於西突厥。俗有魚鱉之利。貞觀十八年,郭孝恪平之,由是臣屬。上元中,置都督府處其部落,無蕃州。在安西都護府東八百里。
[4] AD 220,曹丕篡汉。
[5] 唐书有另一番具体的描述:
遣使貢金帛,雲來迎公主。又謂其屬曰:「若大國不嫁公主與我,即當入寇。」遂進攻松州,都督韓威輕騎覘賊,反為所敗,邊人大擾。太宗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營大總管,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以擊之。進達先鋒自松州夜襲其營,斬千余級。弄贊大懼,引兵而退,遣使謝罪。因復請婚,太宗許之。
勒兵二十萬入寇松州,命使者貢金甲,且言迎公主,謂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都督韓威輕出覘賊,反為所敗,屬羌大擾,皆叛以應賊。乃詔吏部尚書侯君集為行軍大總管,出當彌道,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出白蘭道,右武衛大將軍牛進達出闊水道,右領軍將軍劉蘭出洮河道,並為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進討。進達自松州夜鏖其營,斬首千級。初東寇也,連歲不解,其大臣請返國,不聽,自殺者八人。至是弄贊始懼,引而去,以使者來謝罪,固請昏,許之。
[6]
舊唐書吐蕃傳:
弄贊乃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余寶玩數百事。
新唐書吐蕃上:
遣大論薛祿東贊獻黃金五千兩,它寶稱是,以為聘。
[7] 直译似为四方馆,然而(一)四方馆不是四个城门各一个的建筑;(二)个人认为四方馆是管理机构,“通事舍人受事之司”。住宿的地点应该是两个客馆。
唐兩京城坊考卷一西京:
四方館:
承天門街之西、宮城之南,第二橫街之北。從東第一,中書外省。次西,四方館。(隋曰謁者台,即諸方通表,通事舍人受事之司。《通鑒》:姚崇寓居罔極寺,以病痛謁告。源乾曜遷崇於四方館,崇以四方館有簿書,非病者所宜處,固辭。)
鴻腱客館:
承天門街之西,第七橫街之北。(橫街南即皇城南面朱雀門之西。)從東第一,鴻臚寺。(德宗建中元年,以鴻臚寺左右遠營隸金吾。《通鑒》:回紇犯含光門,突入鴻臚寺。蓋入門而東即寺也。)次西,鴻臚客館。(如漢之葉街,四夷慕化及朝獻者居焉。)
禮賓院:
朱雀門街東第二街,(北當皇城南面之安上門。)……次南長興坊。(……長興坊是皇城南第三坊……)
禮賓院。(院在坊之北街,元和九年六月置。按院即禮會院,自崇仁坊移此。敬宗初又廢,以賜教場。)
鸿胪客馆和礼宾院都在郭城内,宫城的南方,且临近朱雀大街。
Ref: 南北朝的客館及其地理位置 (The Guest Houses and Their Locat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9年1月.) 有各代客馆的图示。
[8] 宋摹本阎立本步辇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9]
舊唐書吐蕃傳:
初,太宗既許降文成公主,贊普使祿東贊來迎,召見顧問,進對合旨,太宗禮之,有異諸蕃,乃拜祿東贊為右衛大將軍,又以瑯邪長公主外孫女段氏妻之。祿東贊辭曰:「臣本國有婦,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贊普未謁公主,陪臣安敢輒娶。」太宗嘉之,欲撫以厚恩,雖奇其答而不遂其請。
新唐書吐蕃上:
始入朝,占對合旨,太宗擢拜右衛大將軍,以瑯邪公主外孫妻之。祿東贊自言:「先臣為聘婦,不敢奉詔。且贊普未謁公主,陪臣敢辭!」帝異其言,然欲懷以恩,不聽也。
[10]
舊唐書吐蕃傳:
雖不識文記,而性明毅嚴重,講兵訓師,雅有節制,吐蕃之並諸羌,雄霸本土,多其謀也。
新唐書吐蕃上:
東贊不知書而性明毅,用兵有節制,吐蕃倚之,遂為強國。
[11] “六试婚使“中”吃羊鞣革”的故事。然而这里没有出现羊……酒到底有多少坛也是概数。
[12] 目的显然是为了保护侍女。
据说后来这番举动被禄东赞解读为一个卦象:三座大黑山(三脚锅),聚集的山口有红湖(水),湖上有彩色堤坝(红盾),坝上有夜叉,头身有飞鸟(羽毛),飞鸟有长长的铜喙(铜管),铜喙告知了他谁是公主……至于为什么要用卦象来解读,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占卜能服人(侍女害怕公主的占卜;朝廷官员乃至皇帝很难反驳占卜的内容,虽然他们一点也不相信),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禄东赞本人有宗教(苯教?)背景。我一直以为这是为了方便低分贝传声……
[13]
舊唐書吐蕃傳:
貞觀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節送公主於吐蕃。弄贊率其部兵次柏海,親迎於河源。
新唐書吐蕃上:
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詔江夏王道宗持節護送,築館河源王之國。弄贊率兵次柏海親迎。
[14]
舊唐書吐蕃傳:
仍遣酋豪子弟,請入國學以習《詩》、《書》。
[15]
舊唐書吐蕃傳:
公主惡其人赭面,弄贊令國中權且罷之,自亦釋氈裘,襲紈綺,漸慕華風。
[16]释迦牟尼(悉达多太子)12岁等身像,又称“觉沃佛”。
大昭寺(Jokang,祖康/祖拉康,“佛尊的房子”)原本供奉尺尊公主带来的8岁等身像,小昭寺供奉文成公主带来的12岁等身像;似乎一直到金城公主来藏,才将两尊佛像进行了互换。松赞干布的正妻是谁实在值得玩味。
[17] 布达拉宫法王洞。
[18] 贤者喜宴(མཁས་པའི་དགའ་སྟོན,mkas pa’i dga’ ston,又洛扎佛教史)有对松赞干布配偶的记载(编译三)。
【本节完】